2. 建造專家系統的可行性 當應那艾實驗室儀器用領域和要解決問題確定之后,還要 考慮它 的可 行性 問題,包括 經濟 可行性、技術 可行性、操作可行性等。 (1) 經濟和技術可行性。經濟和技術可行性主要考慮建造專家系 統所要 付出的代 價是 否值得,所需要的技術是否具備。在出現以下情況時,是不合適開發專家系統的: ① 問題求解需要很大的物質或金錢代價; ② 人類專家的知識被遺忘或在知識傳遞中被損失; ③ 領域專家的知識或經驗非常少,甚至沒有; ④ 在許多情況下必須人類專家親臨現場解決。 (2) 操作可行性。操作可行 性是 指當 其他條 件具 備之后,能 否付 諸實施。 在專 家系 統 建造時,領域問題的難度和系統規模要適中。如果領域問題的難度和規模太小,會使開發專 家
系統失去意義,這樣的專家系統根本沒有研制的必要。如果領域問題的難度和規模太大, 則會使專家系統的建造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說難以建立,或建成后,由于知識庫規模龐大, 導致運行 效率 很 低低。 從知 識庫 的規 模來 看,如 果其 中 所含 有的 知識 數量 在 102~103 之 間,則比較適合用來研制實用的專家系統。相對而言,僅有幾十條知識的專家系統沒有開發 的實際價值,因為完全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普通程序完成所需的功能;而如果一個專家系統需 要數千或上萬條知識才能解決該領域問題,則此種 專家 系統 就有點 過于 復雜和 龐大 了。建 造一個值得開發而又不至于太難太大的專家系統,才有使用價值和實際意義。 3. 領域專家的積極參與 如果沒有某領域內的真正公認的高水平領域 專家 的積極 參與,要 開發一 個該 領域 的實 用專家系統只能是一句空話。所謂真正公認的高水平領域專家是指在該領域具有杰出成就 的第一流專家,他不僅具有廣泛的專業知識,而且在解決該領域的專業問題方面比一般人能 力更強。一般來說,與高水平領域專家相互合 作而 開發 的專家 系統,具 有較好 的性 能,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較強,并且易于被別的同行專家和用戶所認同。當然,光有高水平的專家 還不夠,還要動員他們積極參與,使他們具有參與系統開發的責任和熱情。 8.4 專家系統的設計與建造 299 4. 知識的可表達
性 高水平領域專家的積極參與是必要的,但光是參與還遠遠不夠,領域專家必須與知識工 程師充分交流,用明確、易懂的方式表達他們在解決領域問題時所采用的知識、經驗、技能和 方法。如果專家的某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知識,不能合理地表達出來話,要想把這樣的知 識送入知識庫是不可能的。當有多個領域專家合 作時,這 些領域 專家 應該能 夠在 領域 問題 及其解決方法方面取得一致意見,否則,知識工程師將無法將他們的知識以某種形式化的規 則表示出來,建立高性能專家系統也將是一句空話。如何準確地表述專家系統的知識,直接 影響到專家系統中知識的符合率。所謂符合率就是專家系統中形式化后的規則與專家所給 規則完全符合的百分數。例如,如 果某 專家 治病的 準確 率是 80%,按 照該 專家 的診 病經 驗 而開發的專家系統符合率是85%,則所開發的專家系統的準確率是80%×85%=68%。因 此,能否準確地表示領域專家的知識是極其重要的。